米林市人社局创新就业帮扶模式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
2025年以来,米林市人社局始终将技能培训作为稳定就业、促进增收的重要抓手,积极推行“岗位需求+技能培训+技能评价+就业服务”的“四位一体”就业帮扶模式,通过“靶向施训、供需对接、政策保障”等举措,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凭借技能实现就业增收。
摸清底数,以“岗位需求”为导向。为摸清全市农牧民劳动力情况和群众培训意愿,2025年年初,米林市人社局深入全市8个乡(镇)开展摸底调研,全面掌握全市农牧民劳动力情况和群众培训意愿,同时把培训意愿与重大项目有机结合,制定《米林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和参与重大工程实施方案》《2025年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》,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任务779人次,已经完成744人次,完成率达95%,培训领域主要涉及藏式厨师、中式烹饪、土石方操作机械员、实用技术、客房服务员、保安员、保洁员、导游员、创业等多方面,不断拓宽了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。
突出重点,以“技能培训+评价”为核心。紧紧围绕“文化旅游发展、群众参工参建、服务保障重大项目”三个方面,优先保障“移民搬迁群众、脱贫人口、农村低收入人口和三类人员”等重点群体稳岗就业,以送教下乡、集中培训等方式,开展培训12期744人次,其中脱贫人口培训207人次,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,让劳动者“有证可凭、有技可展”,增强就业竞争力,2025年,就业技能类培训结束后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285人,培训后农牧民群众就业率达40%以上。
强化跟踪服务,以“就业服务”为保障。通过建立健全农牧民培训跟踪服务机制,按照“精准培训、跟踪指导、后续服务”的原则,针对城乡劳动者的不同培训需求,开展内容丰富、特色鲜明、针对性强的实用技能培训,并在培训模式、内容、课程设置上下功夫,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实际需求相适应,定期了解学员的就业创业情况,提供技术指导、信息咨询和政策扶持,促进培训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2025年上半年,米林市实现转移就业3650人,创收6398.45万元,农牧民转移就业成效稳中向好。
接下来,米林市人社局将继续强化技能培训、优化培训体系、深化资源整合、加大宣传引导,让更多农牧民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实现“一技在身、一证在手、就业无忧、增收有望”的美好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