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6月4日  星期一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
搜 索

珞巴族服饰

  • 2019-01-22
  • 【字体:    
  • 【打印文本】

一、服装

过去,博嘎尔男子上身内穿自制的野牦牛皮、山羊皮或藏式氆氇长袍,外罩山羊

毛纺织的黑色套头大坎肩。坎肩用长条窄幅氆氇制成,前后上下一样宽,不挖领,中

间留一逢口套头。下身一般不穿衣物,只系遮羞布,从前面垂下,兜上后腰。头戴熊

皮盔,该种帽子是用熊皮制作的带沿的圆型皮盔,沿上套一条带毛的熊皮圈,毛伸向

四周。帽后缀一块长约 30 厘米、宽约 15 厘米带眼窝熊头皮,垂在颈部。熊皮头盔坚

硬无比,戴上既可在狩猎和械斗时防身,又显得十分彪悍英武。

博嘎尔妇女穿叫“基都”的短上衣。用野麻制成的土布缝制,其样式为无领、短袖、

对襟。下部穿用羊毛织成的粗呢紧身筒裙,称做“结邦”。小腿部绑扎裹腿,叫“涅苏木”。

条件好的人家外面还要罩一件称做“阶纳布”的披肩。

博嘎尔人的制衣方法比较简单。加工皮革时,将剥下的兽皮铺平,用竹棍支撑晒干,

然后用石头、木铲或刀子把皮削薄并去油脂,或两人拉着皮子在木头上来回磨擦,待

皮子削薄和去净油脂后,涂上狗熊油将皮张拉直风干制成可供做衣服的皮张。用刀裁衣,

用竹针缝纫。竹针的制作是取一年竹龄的竹子,削细如火柴杆粗细,长约 60 厘米,用

火烤软,将一头削尖,尖长约 5 厘米,其余的削成丝绒状,将竹绒分成两股搓成线或

与线搓合在一起,即可缝衣。缝制土布一般用麻线或叫“郎蒂”的纤维制作的线,缝

纫皮革则用一种叫作“乌格”的藤皮。

二、装饰

(一)耳饰

米林县珞巴族许多部落的男女都戴耳饰。博嘎尔妇女戴用“颜巴”藤制作的藤耳环。

崩尼部落男女均戴大耳环,铜质耳环称为“阿龙”,锡耳环叫“日济”。布瑞部落耳垂穿孔,

悬挂小串珠子或戴藤、金属耳环。

(二)项饰

博嘎尔部落佩戴在颈项上的装饰叫“波阶”,多用海贝、兽骨、兽牙或玉石等磨制

成珠状。佩戴时,有时缠绕脖颈数圈箍紧颈项,有的垂于胸前或垂在脐上。佩戴的项

饰少则三五串,多则二三十串。崩尼部落的项饰是佩戴数串红、白、黄、黑等色的串

珠项链,项链上还拴缀饰物。米古巴部落妇女多佩挂玛瑙、珊瑚、绿松石及各种珠串

项链,颈上项链的多寡是米古巴妇女穷富的标志。崩如部落男女喜戴白珠子穿成的项链,

有时多达几十串。

(三)腰饰

米林县珞巴族对腰饰十分重视和考究。博嘎尔部落男女腰部均佩饰带。饰带用兽

皮制作,上面缀满一排排兽牙或海贝,两端各缀接一块磨制近似方形的大螺壳。系戴时,

把两端扣拢于脐部正中。饰带下悬吊数根金属链条,每根链条的一端系结于脐部正中,

另一端分别系结在腰部两侧,正面看上去,就是若干个左右对称的、悬于两腿前的半

圆弧,显得飘逸潇洒。腰间还佩戴火镰、鼻烟壶和珞巴弯刀。妇女在饰带上还要佩挂

若干小铜铃、红石串珠和大铜勺状饰物等。男子则腰间斜插长刀,肩挎长弓和箭筒,

走起路来叮当作响,英姿凛凛。

(四)腕饰

米林县珞巴族各部落均喜戴腕饰。腕饰以戴手镯为主,质地不一,有藤、银、铜、

铁等多种。德根部落的男子右手戴一个藤手镯,手镯上绑缠野生动物的毛 ;妇女则戴

金属手镯,分有纹饰和无纹饰两种。博嘎尔部落的腕饰很有特点,多用猛兽(如老虎、

豹子等)的牙齿嵌在湿皮条上。有的人佩戴腕饰从腕部排到肘部,成为护肘。

(五)脚饰

米林县珞巴族妇女脚饰是戴藤环或藤编织物。博嘎尔妇女每只脚上戴两个脚环,

由一种“颜巴”藤条做成,名叫“颜巴勒令”。

第三节 门巴族服饰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
网站链接:    自治区政府网站      区(市)县政府门户网站      市级部门网站  

主办单位:米林市人民政府    技术支持:林芝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

藏公网安备 54262302000002号   工信部备案:藏ICP备11000170号-8  网站标识码:5426230001